老年肺心病病人的心理问题 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或胸廓的慢性病变,产生肺动脉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扩大,有的病人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种心脏病,老年人老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是肺心病的主要原因,特别在冬春季,气温变化大,更易导致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占住院心脏科病人的38.5-46%,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是慢性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病人产生不良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1、敏感多疑。有的人否认自己患病,有的病人扩大自己的病情,别人讲话,医务人员甚至家属的言行病人都认为和自己有关,有的病人产生被害心理,引起冲动伤人行为,严重影响病人的诊治行为。2、行为退化或角色过度。此时老年病人的依赖心理增强,特别病情危重时处处处于被动,缺乏信心和主见,要求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同情。3、抑郁。部分病人知道自己患的疾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往往表现得抑郁、焦虑,有的会出现要面临死亡的感觉,希望见到自己想见的人,为自己安排后事。 肺心病的上述不良心理反应,通过以下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往往可以减轻不良的心理反应。1、首先建立好良好的医患关系,多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优良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2、对患者高度负责,事事为病人着想,遇事要冷静,处事要果断,不流露出对病情不利的言行。3、增加人文关怀,病人的病情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亲人体贴的照顾,对病人的不良心理有巨大的治疗作用,医务人员有效地沟通和心理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改变病人对生死的重新认识。4、对部分产生抑郁焦虑、敏感多疑甚至有被害心理的严重心理障碍病人,往往影响病人的治疗,此时适当的精神科专科药物的治疗,往往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冼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