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位精神病患者家属神色紧张地询问:自己怀疑妻子得了精神病,正好隔壁有一邻居得了精神病,妻子的症状和邻居差不多,他就自行到药店买了和邻居相同的两种药给妻子服,不料第二天妻子就发生不思饮食、昏睡不醒,该怎么办?医生立即要求其将妻子送医院诊治,调整了药物,三天后妻子病情好转。 随着医药市场的全面开放,城乡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这给老百姓的预防保健和小病治疗带来了方便。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家属千万不能自行或随意购药给精神病人服用和治疗,为什么呢?首先,药店可供人们随意购买服用的药品称为“非处方药”,也就是一些毒性小、副反应轻,而且早已被人们普遍掌握了使用方法的常用药。但精神药品作用机理复杂,使用剂量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严重后果,所以不属“非处方药”。家属自行购买时万一买错或用错药,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其次,临床上使用的精神药品,药名往往只一字之差,其作用却是天壤之别。虽然有些药名和剂型相同,含量却大不相同,如氯丙嗪,含量有12.5毫克、25毫克和50毫克等,自行购药后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家属按片数给病人服药就会有2~4倍的误差。再次,医生给精神病人处方配药时,是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病人对药物的敏感度和耐受性等情况,及时调整药品和剂量。如果家属随意购药给病人服用,会造成用药无的放矢或过于机械,不仅会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我国心理卫生专家指出:患有精神症状不一定就是精神病,必须要到正规医院就治。另外,精神病人服药治疗必须遵照医嘱,定期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和处方配药,并按时、按量监督病人服用,这样才能保障药物的安全和有效,利于病情稳定和早日康复。 顾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