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与强迫症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家庭存在着多名强迫症的患者,强迫症具有家族集聚性。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至关重要的。除了遗传基因的作用外,仔细分析强迫症患者的家庭,发现家庭文化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特殊的家庭文化对强迫症的发展往往有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在子女教育方面很强调“出人头地”,投射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就会看到,很多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格,要求完美,给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产生恐惧失败的不安心理。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超我,这时,子女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的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谴责,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会潜移默化的,长此以往,孩子会习惯于父母的行为方式,并内化为自己的。这种教养模式下,孩子的心理常会呈现这样的发展历程: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失败,给予其很大的学业压力,并通过种种方式来督促其更好地完成学业,在父母的能力尚能承受时,他们会亲自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若能力不及时会借助外力,总之为了避免出错,他们会一直督促着孩子,而忽略了对其独立性的培养。 从人的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到了青少年期的孩子开始希望独立,但在长期的父母取代式的教养方式下,他们对父母又存在相当的依赖性,在这种心理冲突下,孩子为了避免犯错,开始不断重复父母以前帮他们做的事,如反复检查作业等等,以确保万无一失。父母采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可能促使内向、情绪不稳及胆小怕事等个性特征的形成,这些人可能易患神经症。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过多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等与患者过度使用神经症性和或不成熟防御机制有关。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和通情达理的父母(包括一般性教育)培训出来的孩子,很少动用具有“破坏性”的防御机制,并善于处理各种冲突与应激,对自己充满信心,也能够对自己的得失正确认识。反之在冷淡和受惩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常过度应用中间型或不成熟防御机制,而产生心理障碍。 在强迫症专病门诊中,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和患者分析他所在的家庭。让他能通过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家庭和父母,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的文化,从而对自己性格建立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心理分析将很大程度地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特别有许多患者在心理治疗后,改变了对家庭和父母的不良认知,症状发生积极地好转。 主治医生:周朝昀 预约咨询电话:1361524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