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学生李明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郝旭东老师,致使该教师当场死亡。无独有偶,10月21日,缙云县盘溪中学学生丁于真杀死女教师潘伟仙。 一连串校园凶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各大网站的论坛上,网友们在痛惜之余,开始思考导致校园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在日记中,李明发泄着对初中时教他的两位老师的不满,声称“做鬼”也要杀他。“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 有网友认为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学生杀老师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功利化教育。当前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忽视和学生,特别是和“差生”的情感沟通交流。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学生精神压力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产生极端的暴力方式。 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着诱惑与威胁,色情与暴力等信息扑面而来,孤独、孤僻等心理油然而生。 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早已让学生不堪重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老师、家长与同学的三重鄙视下,极有可能仇视一切。曾有一名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该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包。这一切,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所幸这场悲剧最终没有发生。 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处处爱用“长官意志”来束缚孩子自由的心灵。根本不能给孩子提供真实表达的空间。当孩子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时,一些老师的教育手段往往简单粗暴,惩罚手段多种多样,有体罚,有心理惩罚等。经常受到这类惩罚的学生,心灵渐渐就会扭曲,再加上个人的人格因素,有的就会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东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