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正确认识老年性痴呆

发布时间:2016-05-03

老年痴呆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中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最常见。据不完全统计,老年痴呆的患病率65岁以上是5%,70岁以上10%,80岁以上±30%,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危害老年人健康与长寿的第四位杀手。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神经元纤维缠结、老年斑、颗粒空泡变性、神经元丧失,发病初期通常有以下早期症状:1、记不得近期发生的事,丢三落四,经常找不到东西或失落物品;2、唠叨,反复提问相同的问题;3、外出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家常走错房间;4、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再做原来熟悉的活动,随手乱放物品;5、性格逆转,变得急躁,顽固,爱发脾气;6、疑心越来越重,总担心别人偷他的东西;7、整天呆坐,不知整洁,生活懒散或流落街头;8、夜间无故吵闹影响家人睡眠。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近事遗忘突出,判断力下降,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社交困难,时间定向障碍,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脑电图、头颅CT检查正常,MRI显示海马萎缩,PET/SPECT两侧后顶叶代谢低下。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视空间技能差,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处理问题能力严重受损,个人日常生活能力减退,计算不能,可出现精神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失语、失认、行走困难、尿失禁、幻觉、妄想),脑电图:背景节律缓慢,头颅CT/MRI:脑室扩大,脑沟增宽,PET/SPECT:双顶和额叶化谢低下。第三阶段(8—12年):已进入重度痴呆期,为全面痴呆状态和运动障碍,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记忆;严重智力衰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肢体强直和屈曲体位。脑电图弥漫性慢波,头颅CT/MRI脑室扩大脑沟增宽,PET/SPECT双顶和额叶代谢低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轻度痴呆患者在于早期识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经验表明,痴呆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痴呆程度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度痴呆除加强看护,积极治疗改善病性外,尚需及时识别和治疗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与神经系统并发症。重度痴呆治疗的同时,重点是生活照料、护理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赵兆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应正视老年性痴呆
下一篇:为何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苏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