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有一死,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脑子里想什么?有哪些心理活动?在最后的时刻,他念念不忘的又是什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死亡心理”研究,通过对那些“死而复生”的人进行心理测试和“濒死经历”的材料收集、分析,发现其过程大致如下:最初感到自己似乎飘忽于躯体之外的什么地方;旋即投入一片黑暗,有如钻入深邃的隧道之中,此时就恍恍惚惚,会与诀别已久的朋友和恋人重聚,还会出现一种耀光,使人感到温暖,就在这种气氛中推着人们迅速回顾一生;最后又感到走出了黑暗的隧道……。 通过对晚期垂危病人的调查,探索“垂死体验”发现,垂危过程分若干心理阶段: 第一阶段:当病人首次得知自己已患不治之症确实已病入膏肓时,首先出现的心理状态是对死亡的否定。病人的内心会说:“不!这不会是我”,“可能是误诊……”,这种否认使病人免却对死亡的忧愁,而为亲人们提供了适应时间。 第二阶段:愤怒和怨恨取代了否定心情,“为什么偏偏我要死!”看到别人体魄健康有神,就会激起羡慕、妒忌、愤愤不平的情绪;他们时常企图摆脱这些缠人的感情,但无济于事。对这些病人,至关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发泄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规劝。 第三阶段:病人经常估测自己的剩余时间,通常会说:“我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但是……”然后,沉溺于想入非非“倘若我与家人和医生合作,或许上帝会让我活到女儿毕业,或者儿子完婚。” 第四阶段:一但病人放弃了“但是”,承认“我现在走向末日”,就进入了第四阶段:郁郁不乐。这时应让病人感到悲伤,发泄这种情感。最坏的事就是否认此种感情,还要劝病人“高兴起来”。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与病人谈论对死亡的态度,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和不幸。 第五阶段:接受死亡。在美国,大多数垂危病人被严格的与外界隔离,只允许极少数人探视。但就病人来说,他们不想孑然谢世,这就是为何绝大多数病人愿意在家中死去的原因。死亡的痛苦多半来自心灵的痛苦,尤其是惧怕与钟爱的人隔离。 心理学家指出:当病人显露出想知道不久人世的愿望时,最好不要骗他,而是同他谈论有关知识,比如谈论死亡,驱散他对死亡的恐惧、孤独感及垂危的玄虚,使垂危的人能坦然地正视死亡。 张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