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不禁有些哑然。 如此诗意美好的标题,是我对诗句“生以啜芳华,行而沐春光”的修订,生存过程中吸取芳华,成长道路上沐浴春光,这样情词迫切的呼告和向往,带给我无数想象,职业使然,如果诗句的主角变成白衣天使和被护理患者,天使吸取着芳华,患者沐浴着春光,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然而现实终究不是美好的诗句。我是一名护士,每天护理着上百名特殊群体的精神病患者,当电视中出现“上海卢浦大桥17岁少年当母亲面跳桥自杀”新闻时,心被刺痛,这则我认为的“护理事故”,让我转身审视自己的护理工作。
先说母亲。我们不难在网上听到铺天盖地的指责之声,成千上万评论的帖子变成了印刷体的浩荡唾沫:母亲不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该在高架桥中间停车,不该说过激的批评言辞等等......护理学上说,压碎人类头骨大约需要500磅的压力,但人类的情感却脆弱的多,或许母亲平时工作压力大,超负荷运转,累得直不起腰杆,或许母亲身体抱恙,白细胞偏低经常高烧39℃,导致精神焦虑,但是,面对儿子,鉴于“母亲”这一职责,任何忽略就很难被原谅,必须避开情绪失控与碰撞。 因此,审视自身带给我的感悟是:即便护理工作再苦再累,也必须清醒保持110状态,按照标准检查巡视,病区窗户是否关紧,大门是否锁好,面对患者,打针喂药量体温观测异常写交班记录,按照操作程序执行,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严格杜绝形式和走过场。
再说孩子。我们了解孩子平时郁积的负面情绪吗?青春躁动的年纪,用什么来做他心理的压舱石?如何帮他建立各种与社会、与世界联系的途径?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疏导和护理,一小粒种子,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一块小石头,会填满整个地球的高山,即便此次没有发生跳桥一事,也难说精神隐疾在日后的崩溃,并导致医院(精神病医院)天天出现春运现场的可怕景象。 因此,回到对自身护理的审视,每天和如此多的精神病患者朝夕相处,陪伴时间甚至超过和家人的相处时光,我的护理对象们早已回不到出厂前的设置了,看着她们非正常的、或发疯流泪或无端惊喜、或表情凄然或长久冥想,总是带给我难以言表的痛彻心扉,精神上的护理远比肉体上护理更加重要,给患者以尊重,耐心沟通,精神交流,解开她们的心结,否则,患者也会像跳桥的孩子,生存或成长在向上的攀登中血淋淋地跌向死亡。
林徽因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这起四月份的突发事故,以一种高分贝的方式粉碎了美好愿景,17岁的花季少年死了,可是死亡绝不是休止符,面对精神紊乱跪地痛哭的母亲,面对一个亟需精神护理的社会,面对病区上百名的精神病患者,面对身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的我自己,我深深哀哭并写下这篇文章——为鲜活生命的死亡不再出现,更为实现自己心目中“白衣啜芳华,护理沐春光”的美好画面,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精神一科 陈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