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提出请心理医生到家中或其他非医疗场所和患者聊一聊,疏导一下;有的处于急性期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就迫切提出让医生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那么在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中,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认识究竟存在哪些误解呢? 心理咨询(治疗),它是指治疗者借助心理学的方法,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解决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问题的一类方法。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患者或家属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误解:1、心理咨询(治疗)就是与患者聊聊天,谈谈心而已。实际上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治疗过程,是按一定程序实施的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特殊工作过程,它需要按照心理学规律和技术规范进行的有序操作,使用多种心理学的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个人中心疗法、森田疗法、催眠疗法等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2、心理咨询或治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实际上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必须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心理卫生机构或场所进行,治疗前需要心理师与患者共同进行协商,去制定合理、详尽的治疗计划表,而并非是如大多数患者家属所想,为了避嫌或为了声誉,选择在患者家中及其他非医疗场所进行,也并非是随意的、毫无规划性的、被动性的治疗;3、心理咨询或治疗适用于所有心理疾病患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实际上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寻求帮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三是特殊对象,即那些临床基本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只有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才有介入的价值。 总之,只有医患双方正确、合理、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相关要求和要素,才能完成一次真正的、卓有成效的治疗,才能使疗效最大化。
神经康复科 孙志勇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