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谈投射性认同
近日朋友聚会,好友向我诉说一件令其左右为难的事情:好友家的小孩刚满五岁,在幼儿园总是被年龄大的小朋友指挥,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听从他们的命令,便会被孤立。朋友担心孩子长期被压制着,不利于身心发展,询问我是否应该限制其与强势小朋友的交往。 对于好友的提问,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儿童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如果孩子有一个强势的伙伴,孩子也会从服从中学会如何强势。由于认同作用,母亲若是鼓励孩子与强势儿童交往,并在孩子出现相似行为时给予表扬,你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成为喜欢管理和控制别人的人。反之,如果你不喜欢孩子与强势的儿童交往,孩子会无意识地排斥自己强势的行为,害怕自己成为母亲不喜欢的人,以后极有可能成为没有主见的人。 有时候,大人有一些什么心结,无意识地会从孩子身上看出来,心理学冠之为“投射性认同”。通俗的讲就是,家长把对一种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原本孩子是没有这样的感受,但经过家长带着负性情绪的不断提醒、强化、批评、训斥,或产生某种特定的亲子行为(比如不许孩子做这做那),最终把这种感受印刻在孩子的心里,转而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境。这在亲子互动中十分常见,孩子会不自觉地成为父母所想的那个样子,并且这种关系模式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我家孩子太胆小,连毛毛虫都怕。”“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粗心。”“我家孩子脾气不大好,做事没耐心”……我们不难看出以上对孩子的负面评价里透露着父母的焦虑情绪,但是他们却无法识别这份情绪属于自己,而是向外投射。于是将注意点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从而形成看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观点。其实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些父母往往由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缺乏价值感,从而在潜意识里将“控制孩子,改变孩子”作为自己的注意点。所以,作为父母应该首先觉察出自身的焦虑情绪,尽量不要把这些情绪传递给孩子,同时合理使用投射性认同机制,适当传递出对孩子正面的、积极的期盼,从而使得孩子的人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吴羽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